6AQ5 三極管接法單端擴大機 by 阿昌
 

 
  • 想想老昌玩管機也好幾年了,五極管、直熱三極管、容交、直交的機器也裝了一堆,最近打開零件箱 ,看到早期搜括到的一堆五極管 6A Q5、6V6、 6L 6、 6C A7、KT88…,自從迷上三極管後,就把它冷落一旁,尤其是那一百多支的 6A Q5,覺得蠻可惜的,想說是不是該回頭玩一下這一些 6A Q5呢?
 
  • 好吧!就從6AQ5開始囉!五極管的聲音是比較飽滿一點,但可能是因為太飽滿了,聲音感覺上比較糊一點,解析度就差了一點,所以不考慮
  • 那就用三極管接法吧!而且現在也比較流行三極管,就用三極管接法,接下來就是電源變壓器,就用DZ的T-30囉!因為手上剛好有T-30, 但DZ的T-30缺點是高壓只有200V整流後只有280左右再加上壓降大概只剩下260左右,要作直交實在是有點困難,就作電容交連囉
  • 作管機就是這樣,時常要牽就現有的零件,尤其是電源變壓器,以前不會劃特性曲線,就照線路裝,高壓肯定不會跟線路一樣,其實就是你依線路圖去訂一顆電源變壓器,也不一定會跟你需要的一樣,工作點肯定跑掉,聲音當然就…,等聲音出來再用我們「自以為很靈光的雙耳」其實是很會欺騙自己的雙耳去調;還好現在知道怎麼畫特性圖,不必牽就於電源變壓器
 
  • 說到6AQ5大概來介紹一下,台灣早期的「拉Gㄛ」中最常用的管子,大概就是6AQ5和6V6,這兩支管子的特性可說是蠻類似的,只有一點不同6V6的耐壓高了一點,6AQ5低了一點,而且據說這支管子是專門為Audio設計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支管子幾年前的售價一支是400新台幣,但一直沒人玩它,現在是便宜得一蹋糊塗,希望永遠這麼便宜。
 
  • 線路如下:
 
 
  • (不好意思,懶得用電腦畫,就用徒手畫囉!有點醜,好用就好)
 
  • 首先來看一下6AQ5的三極管特性圖
 
  • 這是6AQ5的三極管特性圖
 
 
  • 6AQ5接腳圖和外形圖
 
 
 
  • 我打算用一支 12A T7來當驅動管,它是中μ的雙三極管,一邊推一聲道
 
  • 12AT7的特性表
 
 
  • 因為我手上有一些5K的輸出變壓器,就依照5K來設計
 
  • 圖形如下6AQ5
 
 
  • 如果照特性圖6AQ5是可以做到1.5W左右,但因為T-30的高壓只有200V,整流後大概只有280V,且T-30的電流只有60mA,如果照上圖40mA*2=80mA,絕對嚴重不足,
  • 只好重劃如下
 
 
  • 強放級+
    強放級取 232V,-15V,30mA,P=232V*30mA=6.96W在屏耗內,
    R1=15V/30mA=500Ω, P=15V*30mA=0.45W,
    R2=450 ohm/0.5W,
    OPT=5K
    輸出功率 P=[(Emax-Emin)(Imax-Imin)]/8=[(315-132)(50mA-14mA)]/8 大約0.82W,好小
 
  • 驅動級如下:
 
 
  • 驅動級取 115V,-1V,5mA, rp=dEp/dIp=(450-55)/30mA約13.2K ohm ,
    屏極R3負載取15K
 
  • 陰極電阻R4=1V/5mA=200 ohm,取200Ω
    因為驅動級的屏壓為(115+1)V
  • (245-116)/5=25.8K
  • 就取 R3=15K和R2=10K//15K=6K
 
  • 就這樣了,接下來動手囉!
  • 完成就是這個樣子
 
 
  • 銲接完,量了一下個點電壓如下:
 
  • 第一次裝好時,驅動級的柵負壓只有-0.8V左右,也賴得再算,就用270Ω、390Ω、一直試到470Ω剛好-1.5V,就此定案:
 
 
  • 零件方面如下:
  • 電源變壓器:T-30*1
  • 輸出變壓器:5K:8Ω*2
  • 6AQ5*2
  • 12AT7*1
  • 100K VR *1
  • 電容方面
  • 濾波電容:DZ RIFA 100μ/450V*2
  • 陰極旁路電容:100μ/25V*2
  • 高壓旁路電容:47μ/350V
  • 交連電容:黑貓0.1μ/400V*2
  • 高壓旁路電容47μ/350V
  • 電阻方面CRC濾波之電阻100Ω/5W
  • 第二柵連至屏極之電阻:100Ω/0.25W
  • 功率管之柵極電阻:220K/1W
  • R1:500Ω/5W
  • R2:(10K//15K )/5W
  • R3:15K/5W
  • R4:470Ω/1W
 
   
 
  • 編按:這個6AQ5的線路為稍後將上架的DS新套件,採用PCB規劃,非常適合新手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