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真耳機DIY(參) BY 金維中
 
  • 文接Part2:
 
 
  • 這是我想出來的辦法,將單心電源線撥去皮,利用原棍形狀的東西繞一個圓圈;圖中這一樣是我攝影用的腳架(嘿嘿!內行唷,這就是法國Gitzo的唷);您也可以使用掃把或是拖把柄,只要可以繞出圓、順的圓圈形狀就可以了。
 
 
  • 不好意思這一張相片晃到了,裝好之前也忘記補拍,所以將就一下;將剛剛繞成圓圈的粗銅線剪下來,利用鉗子再修整一下外形以及尺寸,稍稍讓它比中心大一些,缺口留多一些,讓他的彈力剛好可以將自己固定在圓圈之中;有一種盆栽或是花店使用的鋁線比較粗,但是比較容易成型也比較輕,我是建議採用那一種,但是手上沒有,如果您手上有的話建議使用那一個。
 
 
  • 將單體放進那一個圓洞之中,利用熱熔膠固定單體,熱熔膠有一個好處,如果您固定的東西想拆掉,您可以利用乾燥頭髮用的吹風機加熱,不需要很高溫,熱熔膠軟化還沒溶化時可以很輕易的將膠刮除。
 
 
  • 這是原本的耳機線,因為這一組耳機是左右兩邊一起接線進入左邊的耳機,再利用跨過頭頂的結構中隱藏的線將訊號傳給右耳,所以左邊耳機之中就有一堆線,仔細看一下以及對照之前的照片,這分成兩條線,上面一條比較細只有兩心,下面一條線有三心,三心分別是地線GND或稱為共同線COM(黃),右邊的紅色以及左邊的白色;接的話就是白獨自一條接左邊的 + (有綠色那一抹的那一頭)黃色接銅色接在單體的另一頭,紅對紅對接。
 
 
  • 就是接這樣,白色獨自接到有一抹綠的正極,黃色以及接到右邊地線的銅色接在一起同時接到單體的另一頭,紅色對紅色,我另外還加了一段封口用的熱縮套套,接好可以先接耳機試一下;記的要從小聲慢慢開到大聲,這時候應該兩邊都要有聲音出來,如果沒有聲音,請檢查這三個接點,是不是都有接好,還有會不會是您的烙鐵太燙,將您的線圈線融掉了。
 
 
  • 試好了,記得先將耳罩罩上再固定上螺絲,重覆右耳的動作,一附只有平凡外表但是有全世界著名心臟的耳機就搞定了。
 
  • 耳機搞定之後呢?需不需要另外買一部耳擴?有的人就會想說這是什麼問題?一般的隨身聽不就是有耳機插孔了嗎?沒錯,的確再一般的耳機以及綜合擴大機上面就有一個耳機孔,通常我們一般見到的耳機孔您只要尺寸適合就可以直接將您的耳機插進去開始聆聽音樂,但是請注意他的大小,常見的耳機孔因為尺寸以及功能有分作為:單音(Mono)以及立體(Stereo)兩大類,這從耳機孔的外觀是看不出來的.
  • 但是一般具有立體聲的擴大機他的耳機孔通常也是具有立體聲,如果您自己有裝真空管擴大機,我的建議是另外加裝一個耳機插孔就可以了,如果是小瓦數,輸出功率約在一瓦的小單端機,您只要在輸出變壓器接到擴大機輸出孔另外再多拉三條線(兩聲道合併地線一條、另加左右聲道各一條,一共三條線)接到耳機插座上的接點,但是請注意一下,輸出變壓器的地線要先接到耳機插座;再從耳機插座接一條地線道喇叭輸出孔,大的耳機插座通常都有多提供一個接點;也就是說插座上除了左右聲道各一個接點之外,地線有兩個接點,而這兩個接點是有學問的,一個接點是插頭沒插進時訊號是相通的,但是插頭一插訊號就斷線(這就是用來接喇叭輸出端子的),另一個接點剛好相反,插頭插進去時才接通;這就可以利用來作為耳機與喇叭的切換;簡單的說,平常輸出訊號是耳機插座上與喇叭外接輸出端子上都接好火線的訊號,我們只是利用耳機插座上面的地線插座來做為輸出端的切換(這個詳情可以利用電錶量幾次或是請較一下電子材料行的店員)。
 
  • 如果您的擴大機是大於一瓦以上甚至於是幾十瓦的機器,輸出的部份就必須另外加上電阻來降壓,除非您使用的是AKG的K1000 ,因為他耳機插頭是利用XLR(或稱Canon 或稱瑞士頭或是平衡頭)4-pin 那是可以直接接擴大機的輸出孔,不然一般的耳機不要開玩笑;這一部分的接法我建議可以參考「上杉佳郎」的真空管擴大機作品集:
 
 
  • 在上杉佳郎的擴大機作品集之中,這一部單端的小管機「TAP23」前方就有加裝了一個耳機輸出孔。
 
 
  • 照片拍的不是十分清楚,不過在最上方接近機殼邊緣最右邊的這一側可以看見許多電阻交錯排列,這一個就是耳機孔的實體配線圖
 
 
  • 就是這一部分,這些電阻就是擴大機用來當作耳擴時用來降壓的。
 
 
  • 這就是耳機插座切換的電阻阻值以及線路圖,可以很仔細的看見,就是接在輸出變壓器以及擴大機輸出孔之間。
 
 
  • 這就是這一個插座的實體接線圖,如果需要這樣的一個插座,站上應該是沒有賣的,如果有需要可以請站長發起團購;而如果需要上杉佳郎這一本書,站上有在賣,這一本號稱是手工搭棚的聖經以及經典,許多裝機技巧以及細節都是可以慢慢體會的,我讀書夠認真吧?這一種精采細節一定要趕快讓大家知道。
 
 
  • 這就是耳機插座的線路,總類夠多吧?其中我覺得總類最齊全的就是Switchcraft ,而這一張圖就是由原廠的網站找來的;不過這一些圖示並不是全部都適用於耳機的,我們一般稱耳機插頭叫做「香蕉頭」,英文之中稱這一種頭叫做 「Plug」而插座叫做「Jack」不過一般也有稱他叫做「Phone-jack」,其實最主要的是因為這一種頭最早是由電話交換機的使用而來,以前使用人工交換機,每一線的電話就是由值機員接電話之後用「插、拔」的動作來做為不同線路的切換,左邊不同的插頭就是一種進步,因為請注意看,插座本身就是一個開關,以第一張圖為例,帶有方框的就是地線,另一條線帶有小鉤鉤的就是火線;接著第二張圖開始就是帶有切換開關的插座,原本火線接地的,插頭插進去之後就變成火線接插頭的火線,而將原本接地的火線切換開來了。
 
 
  • 最後,其實我還是覺得那一組底座以及耳罩沒用到亂可惜的,我一定會加緊腳步來思考如何利用一般家中就會有的工具以及材料,來製作一個真正全部是自己DIY出來的耳機,這一種雖然是「迅速、確實」的改裝方式;但是要殺掉一隻耳機,還是覺得太暴力了,如果在我還沒搞出來以前有網友自己先搞出來…….我一定送他一對單體,並且幫他拍照完成另一篇裝機報告。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