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 Diysong 的李先生發起 ARC VT60SE Clone 計劃,便有機會參與這個團購,陸續收到 PCB 板、零件包、外殼及變壓器,恰好已經有真空管了,就將它裝起來了。 在 Diysong 網站中已有幾篇安裝的說明,站長解說的十分清楚,務必參閱。 依照站長的說明先將 PCB 板先焊起來,使用新原的無鉛含銀焊錫,此種含銀焊錫焊起來霧霧的不像以前使用的含鉛那麼光亮,而且烙鐵的溫度也要較高才行,個人目前的烙鐵共有 15、30、40、60、100及150W 好方便運用於各地方;像焊喇叭端子時就使用 150W 的烙鐵,便焊得十分輕鬆,否則用小瓦特的焊鐵來焊接將會氣死。 一台真空管推挽擴大機的好壞,影響最大的因素除了電路本身的設計,就是變壓器的好壞;這台機器的電路和 VT-60SE 完全一樣,製作出來的音質基本上已有 VT-60SE 的七、八成以上了。在這裏使用國內達人 LOOK-T 羅老師製作的變壓器,品質、特性十分優秀,可以讓機器發出好聲音,千萬不要以價格來取向,而犠牲了機器的音質,所以本機器剛完工後,一開聲就令人十分驚豔。 這台機器完成後,有幾個地方要調整,第一要將 W1 可變電阻調至負壓最大的地方,先調整 R12 使得 Q1 的電流為 6mA,同時在 R11 建立起 28.2V 的電壓後;第二調整 W1 使得 R22 的壓降約 65mV,僅要調整這兩個地方便完工了。
● 內部 I ● 內部 II 接好機器後,便送電測試,先測各點電位是否正確,東測測西測測,奇怪右聲道真容管 V1 電位怎麼不對,屏壓只有30幾伏特,而不是
60V 左之間,這下糟糕了,要抓蟲了。 事先用一個小電路原設定 DN2540 偏流,電源加 30V,調整 500歐姆VR,使電流為 6mA,再測量VR的電阻得為 364
及 374 歐姆;從一堆 360歐姆電阻中挑出阻值相近取代 R12 電阻。 ● 內部 III ● 配線 I 我的喇叭是 4 歐姆規格,所以輸出變壓器只接 4 歐姆接法,亦可以利用跳線使輸出變壓器組成 8、16 歐姆輸出。原 PCB 設計只使用一組燈絲電源,所以只一組 100 歐姆分壓接地電阻,而變壓器上有兩組燈絲電源,燈絲採用兩組分離使用,所以各缺一個 100 歐姆,另外每組各補上一個 100 歐姆。回授路徑改用隔離線,以增加抗雜訊的能力。 ● 配線 II ● 外觀 I (正面) ● 外觀 II (上視圖) ● 外觀 III (背面)
以下各圖為輸入及輸出的比較圖形,CH1為輸出波形,CH2為輸入波形固定為400mVp-p的正弦波。 ● 正弦波 f = 10Hz ● 正弦波 f = 100Hz ● 正弦波 f = 1KHz ● 正弦波 f = 10KHz 以下各波形為輸入及輸出波形的比較圖,CH1輸入波形為方波,CH2固定輸出約為4Vp-p,用來測試頻率響應 ● 方波 f = 10HZ ● 方波 f = 100Hz ● 方波 f = 1KHz ● 方波 f = 10KHz 以下各波形為左右聲道輸出波形的比較圖,CH1左聲道輸出波形為4Vp-p,CH2右聲道輸出波形為4Vp-p ● 輸出方波 f = 10Hz ● 輸出方波 f = 100Hz ● 輸出方波 f = 1KHz 左聲道補償電容為1000+470pF,右聲道補償電容為1000,感覺補償電容以1500pF較佳 ● 輸出方波 f = 10KHz 因為場地的電源是單位的變電所產生的電源,正弦波不夠漂亮,峰值電壓不足,影響到整流的效能,以下輸出的功率的測量,只當參考。 電源電壓110V時的最大輸出電壓,輸出功率為Pout=(36.2*36.2) / (8*4) = 40.95125W,約為 41W 電源電壓120V時的最大輸出電壓,輸出功率為Pout=(42.1*42.1) / (8*4) = 55.3878125W,約為 55W
最後變壓器的補償電容決定使用飛利浦的金屬皮膜臥式 KP 1500pF / 630V,有足夠的耐壓,就不怕擊穿的問題產生。真空管使用歐美的老管來調音,V1 真空管分別改用荷蘭安培士 6DJ7/ECC88,V2、V3 真空管 60 年代 GE 6DJ8/ECC88 黑管,V4、V5 使用 Electro-harmonix 6550EH 配對管。 在電源上的 C18、C19 部份各並聯上一個 CDET PP 0.1uF / 1200V 的電容後,可使得中頻、人聲更加厚實,且不失透明感;同時將電源變壓器上方的鐵片鎖上,更可以減少電磁的幹擾。
原廠VT-60的規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