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用小機箱的改造計畫(一) 龜毛金
 
 
  • 前言:為什麼會做這一件事情呢?答案很簡單,因為DS的萬用小機箱便宜;兩個只要1000元。
 
  • 但是,可惡的是,這個機箱在「應該是屬於真空管的位置」已經開好了一個小洞,這個洞的尺寸一看就知道是給「9腳-MT管」,搭棚用的;不但只有一個洞,更糟糕的是,這一個洞又是偏心的,剛看到這一個洞;說實話,全部可以立即不假思索的髒話全部就在一瞬間脫口而出;除了做一部單管,雙三級管的前級,或者是單管無增益前級(Tube buffer),實在想不出要做啥、以及可以做啥。
    就在發呆,望著機箱興嘆的時候,居然發現了這一樣東西:
 
 
  • 圖一:不鏽鋼開關插座面板(藍色是保護膠膜)
 
  • 不錯吧~剛好兩個洞,不鏽鋼開關插座面板,這個東西原本是設計製造給壁上麥克風插座(XLR Connector 又稱 Canon 頭)使用的,尺寸擱在機箱實在恰恰好,加上又是亮亮的不鏽鋼做的,美麗畫面立刻不需經過虛擬實境,當下馬上在腦海中產生:「真空管亮起來,映著燈絲昏黃溫暖」的美麗畫面
 
  • 因為朋友希望小弟裝一部小管機給他當送親戚的禮物,現有的材料恰有剛到手的6BM8(ECL-82),所以就打算直接利用這兩樣新發現的組合來作為機箱。
 
  • 6BM8是9P/MT 的管子,小九腳的管座就從箱子中找出來,一一的放一放、擱一擱的看看搭配的感覺
 
  • 我手上有的「小九腳搭棚管座」一共有三種,從圖二看來,由左至右依序為:Cinch (含管冒座)、便宜電木小九腳、黑心電木小九腳、陶瓷大陸製搭棚小九腳;其中說實話我比較喜歡大陸陶瓷,因為他可以變上變下的裝,固定的金屬環是可以選擇要裝在面板上方或者是面板下方,白色的陶瓷剛在黑色的機箱上,感覺非常的高雅,同時價格又十分便宜(這時候您就會猜想到為啥有叫做「黑心電木小九腳搭棚管座了」,一顆要價NT$200.00-您沒看錯,真的是一顆兩百元台幣;這真的是買到非常貴的價格,不過呢,這倒是學到一些教訓……..
 
 
  • 圖二:面板與小九腳管座
 
  • 將管座一一放在開孔上面比一比,中間開的大孔稍微大了一些,尺寸是與陶瓷管座的外徑幾乎相符
 
 
  • 圖三:開孔實際比對
 
 
  • 圖四:陶瓷搭棚管座與開孔比對
 
 
  • 圖五:陶瓷管座從開孔下方直接比較
 
  • 經過比較的結果,我個人比較喜歡電木從下方裝的方式,如果陶瓷從上方裝,固定的鐵圈不要是電鍍成「金色五彩」而是黑色的話,那會不錯的的,雖然我知道將鐵染黑的配方以及做法,但是一時之間沒有準備,所以就留作為下次來發表,教大家『將鐵染黑的DIY做法』。
 
  • 這一次我就直接選電木九腳的管座,從下方裝還會在管座與金屬面板之間留小小一些間隙,這也有著散熱的功用,但是不知道您有沒有從上面的三張圖片之中發現一些很重要的細節:
  • 1- 原本開孔是偏的。
  • 2- 管座固定孔是與原本開的兩小孔不符,管座的兩小孔孔距比較短。

  • 所以要施工前要有一些注意事項:
  • 1- 周圍開一圈散熱圓孔。
  • 2- 管座固定孔孔距較其他孔短,利用外露螺絲來修正大小不均的感覺。
  • 3- 管座固定孔開孔在垂直線上(如果是手工搭棚的話,腳位比較不會混淆)。
 
  • 有了上述的比較以及觀察之後,就要開始施工了,首先將塵封很久的「瞄圖紙」找出來,將面板倒置,描下兩大孔四小孔的大小以及位置。
    為啥要找描圖紙呢?因為半透明的可以直接拿來描一描、比一比,而且因為電腦繪圖興盛,賣描圖紙的很可憐,你先去買一包來,我們下次還會用到……。
 
  • 接著就直接利用一張一張的相片來說明步驟:
 
 
  • 圖六:直接在瞄圖紙上繪出開孔的圖形
 
  • 相片的解析以及燈光…….說實話,我是隨便在我家客廳就搞起來;所以你看不見我的描圖紙上是有格子的,這種有格子的描圖紙,對於找垂直線、水平線是非常有幫助的。
 
  • 找出這兩個大圓的中心,繪製出穿越兩圓的直線,算出衛星的兩小圓是與垂線夾30度角,一個圓周是360度,所以360除以30 = 12
  • 因此,我們就可以知道可以利用一圈小圓來作為散熱孔,而這一圈小圓一共是可以以12等份來作為彼此間格,每一孔的位置就猶如時鐘數字排列一般,所以我們來自創一個說法,這一圈衛星12個孔開法就叫做:「12小時洞」,如果您喜歡他叫做國徽洞、黨徽洞、還是誰會不會動都沒關係;只要可以一下子就知道我們要開的洞是這樣子排列就好了。
  • 然後利用量角器(分規)將洞口周圍分成12等份,原先的兩個小洞就分別落在1點以及7點鐘方位,找出這兩個小洞的中心,畫一個圈,圈圓周與這12等分線交接的地方就是「12小時衛星小散熱的洞」的中心,而12點鐘以及6點鐘的位置,就是我們預計要作為管座固定孔的地方
  • 【在這裡要提醒一下,因為我要選用的是電木小九腳管座,所以固定管座的兩個耳孔開在這個位置,恰好1到九腳的佼為會與我們一般繪製線路圖的的腳位圖(pin out base)相符,這樣在搭棚或者是完工檢查時,都會非常清楚;若是使用陶瓷管座恰好會相差90度,所以這兩個耳孔要開在3點以及9點的位置比較好】
 
 
  • 圖七:電木小九腳搭棚管座孔徑3mm
 
 
  • 圖八:量測電木小九腳搭棚管座孔距最大徑32mm
 
  • 決定了12個洞的位置,很重要兩個耳洞的位置就要注意了,兩個管座耳洞的大小是稍大於3mm,不是我偷懶不量精細,而是這兩個洞是給3mm螺絲使用的,所以一定會稍稍大於3mm;這樣利用3mm的鑽頭鑽出來的洞也會因為施工工差而稍大於3mm,那用恰好是3mm的螺絲就會恰好很順利的通過,原本有的兩小洞是4mm的,所以還是要利用原有的規格,量出兩耳洞的洞距是32mm,32mm減去(3mm的一半乘以2 / 3mm的半徑,然後有兩個孔),繪到圖上,恰好比原有洞再縮回一些些,這樣一來,鎖上螺絲之後,就會看起來與旁邊4mm的洞大小差不多了。
 
 
  • 圖十:直接比較面板原來開孔的尺寸以及角度
 
  • 接著將原本萬用小機箱貼上封箱用的紙膠帶,一來可以保護施工時不會傷到機箱表面,二來可以直接利用紙筆在上面繪製,而且牛皮紙膠帶的黏性沒有一般膠帶強,施工完殘膠比較容易去除。
 
  • 貼完膠帶之後將原本的孔位畫出來,那個大孔用手指稍微壓一下就有痕跡了,小孔將鉛筆從另一側戳出來就是孔位了,然後將繪製好孔位的描圖紙拿來與現有的孔位比對;不比還好,一比下巴差一些掉下來,就是會有那麼湊巧的事情,原來機箱上開耳孔位置在靠近右側的那一個洞,剛好就是新孔的中心點,距離邊邊是50mm,
  • 當描圖紙上的右孔中心對準萬用機箱右邊耳孔時,左邊孔的中心恰好也是距離邊邊上50mm,所以二話不說,直接拿起中心衝,就這樣給他敲下去。
  • (描圖紙在定位的時後請不要偷懶只用手押住,最好用膠帶固定之後再利用中心衝定位,以免圖紙跑掉影響精度;更糟的是:在你舉起鐵鎚要敲下時,恰好圖紙移動,一分心、鐵鎚直接敲到手指頭上,那時候可以不經學習,立刻證明:「人罵髒話是天生直覺反應、不是後天受朋友影響」)
 
 
  • 圖十一:小機箱原本開孔位置貼上紙膠帶
 
 
  • 圖十二:描出原來開孔位置
 
 
  • 圖十三:將瞄圖紙畫好的孔位對上原本機箱上的孔位
 
 
  • 圖十四:利用中心衝將孔位定好位置
 
 
  • 圖十五:裁下標示孔位的瞄圖紙片
 
 
  • 圖十六:小木片加上用膠帶固定的孔位圖
 
 
  • 當機箱上的孔位固定之後,接著就是要固定面板上的孔位了,因為利用鑽床加工時,鑽出來的毛邊會出現在「穿透面」,也就是鑽頭鑽下去的下面,所以決定從上面定位,施工時從上面來施工,所以將描圖紙割下來,瞄準好洞的位置,利用膠帶固定在開關面板的上方,因為面板並不平,所以在利用中心衝定位時,不小心的話將會讓面板凹陷變形,所以我就敲了一小塊木片,尺寸要比面板小,恰好可以墊在面板下方,利用中心衝敲的時候比較不會傷到面板,這樣的話我們一些基本的孔位也就固定好了,接著就是等著要借鑽床施工了。
 
 
  • 接著請期待下一篇實作的部分,小弟我一樣會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很囉唆的詳盡說明,如果有網友大大,在實作經驗歷經百戰、千瘡萬孔就不要嘲笑小弟我了,因為,實在有一些初試身手的網友因為隔山的緣故所以需要真的很詳盡的說明才能接受,這也是我親身曾受的痛苦,所以才會落得今天如此囉唆龜毛的下場。
 
  • 編註:金兄是一位非常具有原創性的Diy玩家,據金兄表示:Diy如果大家都做一樣就沒有挑戰性了,也因為如此,所做的機器都可稱上獨一無二,在套件普及量化及裝機門崁降低許多的同時,是否能找出當時Diy的初衷,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