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B
耳擴奮鬥史 By 我是小胖子 |
|
這是一篇很簡單的裝機報告,但希望不是一篇達人級的無內容寫真集」裝機報告。若有胡言亂語處請大家見諒,共同指正!
首先感謝鄭豪兄的開發及李大的發行。也感謝Getpointlee多次來訊關心,及AD兄的關心及來信。以下物理相關部分,全都是我猜的,所以充滿了問號。 |
|
就小弟這種六級裝配工的胡亂經驗來看,分享一些過程。 |
|
雖然我也覺得李大是個好人,不過似乎每個計劃一開始公布時,總要勾一勾一些夢想的。如文山兄的話:「我多年來從事的是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在各種電子產品的應用設計,我很清楚製作一兩台原型機起來測試是一回事,大量生產要不出問題又是一回事。」
在最後之前似乎總有許多變數的。另一方面這一次SIB的標準套件,許多的用料(交聯電容不夠大,變壓器有點熱?),似乎有點打消庫存的味道??也許這就是生活的難處吧? |
|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抱怨…望李大見諒。 |
|
先說說優點好了,優點總是特別容易遺忘。
|
|
本來買的成品機是站長組裝的,和裝機報告(上)(中)(下)看起來機乎是一模一樣的,配線相當的漂亮,整齊。開始看到時也是覺得,果然高手裝的還是蠻漂亮的。其中的電源的地和PCB上的地是沒有接在一起的(後來鄭豪兄的說法是要接在一起的。) |
|
註:AKG K301 Extra Large Features: Sensitivity 102 dbV/Impedance: 55 ohms約等於90dB/mW? |
|
|
|
以上1.本來是還可以接受,加上2./3./4.後,就讓人完全不行忍受了。 |
|
============這就是我的冗長的修修改改過程的起================= |
|
Part 1: 做個橋整 | |
一開始拿到的時候,很隨意的加上了電源的EMI濾波器,將個醜醜的橋整換成1N5062*4併上UCC 0.01uF電容*4 (雖然我也不一定聽得出來,只是有趣而已)。接法如下圖,頭對屁股的地方接AC,兩個頭相接的地方就是正端,兩個屁股相接的地方是負端 | |
![]() |
|
Part 2: 換交連電容 | |
600Ω阻抗的耳機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耳機的阻抗以原配件的0.47μF來說,古典吉它的聲音聽來就有點像用硬幣在彈民謠吉它一樣。這是我的第一個印象。 從後來公布的電路圖來看,原來的輸出端電容應該是10μF的設計,而在鄭豪兄的機子上的照片是用3.3μF,而鄭豪兄的建議還包括了併聯一個雲母電容。小弟自己用的最大的是UCC的6.6μF,注意要考慮一下耐壓的問題,不過因為我已經包起來了,當初也忘了量耐壓到底要多少,請站長補充吧。 下圖為接腳的大概折法,不能突出PCB板太多,要小心碰到旁邊的機殼。另一個真空管間交連電容的話,似乎0.1μF和1?沒有差很多?本來的好像也不錯∼。 |
|
![]() |
|
上圖:圖的右邊為PCB板的邊緣,應該還算看得懂吧?這個圖感覺很不重要。 | |
Part 3: 艱難的哼聲與嘶聲。 | |
如前述,將電源地和PCB上的地分開,是不能接受的做法。所以將這兩邊接在一起是一定要的。但如小弟從站處拿到的成品機上所發生的,接在一起馬上引起也是難以忍受的哼絲聲。 |
|
個人覺得SIB的討厭聲音大概有兩種
這種聲音個人以為還算可以接受,聽來不算太討厭,但如果是當前級用,經過放大就會很討厭。
這種聲音雖然小 卻覺得特別討厭,特別是在曲目間安靜的那一段,會很明顯。 通常是在VR轉到某個地方會覺得---咦!又出現了。 |
|
另一種聲音是白噪音,有點像噓噓噓的聲音,小弟最後弄完之後,覺得是會有,但是挺小聲的(在VR轉到最大量時才約略聽得出來),也不討厭。對哼嘶聲的大小定義約略如下:
|
|
而對一個六級裝配工而言,最大的困難又在經過一番努力後,發現雜音從Grade 2變成Grade 1時,又發現了Grade 1 minor,怒!! |
|
鄭豪兄及其它高手們在討論區上提過的要點如下:
|
|
就小弟自已的試驗結果而言,也的確對哼聲(如下註一)嘶聲(如下註二)註一:(不確定的註解)燈絲引發的60Hz的聲音,有理論上的幫助,主要是本來的哼聲就不大,理論上來看來似乎也不一定要加浮壓? 註二:有實質上的幫助,記得當初接上的時候有一種嘶聲Grade 2變成Grade 1的感覺,但後來又覺得這樣的幫助又有點不夠了。 |
|
以下為小弟的幾次重大變更的紀錄(無數的小變更就不值得提了,鳴鳴鳴~~~)
|
|
![]() |
|
![]() |
|
擺一張很多奇怪聲音時的配置: 圖中一群黑黑的東西是瀝青膠帶,在沒有辦法鑽洞時,覺得還不錯用 |
|
![]() |
|
偶然間的重大發現: | |
有一天小弟又將冷氣全部關掉,仔細的想聽聽這些雜音時。突然得到了一個靈感: 在旋轉開關關上時,所有的雜音都不見了。因為當時燈絲還是熱的,高壓的電壓還有,所以放大的功能是還在的。
所以有關係的物件依照可疑度列出了下列嫌疑犯:
|
|
先談談”靜電場”的隔離,經過小弟一陣子的研讀,和猜測,發現這個”靜字”是很重要的。這是一般高中程度物理(和小弟的物理程度差不多),所謂屏蔽作用就是針對靜電場而言。 哪裡會有靜電場呢?兩個電位(電壓)不同的點間就會有靜電場,不一定要有電流的通過。(電容的正負端間?)而就屏蔽作用而言,一般的頻率較低的交流電(多低?起碼如60 Hz的AC電源,算是夠低了)。因為電子重新分布的速度遠大於其頻率,所以用一個簡單的金屬包圍面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隔離。 據信:隔離接地或不接地,對包圍面外的物品的靜電場是否能影響包圍面內的靜電場沒有影響。但未接地時,包圍面內的靜電場卻可以影響包圍面外的靜電場。 |
|
所以小弟當時很高興的,將所有的線加上音量VR都包上”銅箔膠帶”當隔離面(可以在Y拍上找到,價格約Dx的一半吧。)。 將所有的隔離面接在一起後,找機殼上的一點接地。建議在VR包隔離膠帶前,先用絕緣膠帶包一包,以免發生不可測的短路。經過這個手續,整體的噪訊比有不小的提昇。也許可視為”使用隔離線的重要性”。但在VR四點鐘方向的哼嘶聲還是可聞。
|
|
再說說,靜磁場的隔離,如下圖所示,據高中物理的經驗,在流動的電流可以產生靜磁場,其強度和電流大小有關,如下圖。 據猜測,在燈絲中的60Hz來回的電流,在屏蔽上也以視為近乎靜磁場來看待。據高中物理的經驗,此一變動的磁場,將對經過其的導線上產生一電動勢(電壓差),其電位大小與磁場強度的變化速度有關(即微分值?)。據小弟推測,這是某種雜音的起源,而對靜磁場屏蔽,所要用的材料為具有導磁性的材料,如一些特殊的合金,或是鐵這種東西。 如某篇文中提到,將一鐵板置於磁鐵與另一紙板間,則原紙板上的鐵屑就比較顯現不出原來的磁力線的方向,大約是這麼一個意思。 |
|
![]() |
|
又如果將兩線對絞,就某一個意義看,若兩線電流方向相反,則在鄰近區域產生的磁場可對消。又較高頻磁場的屏蔽,因用較低電阻率的材料(如銅和鋁),則高速變動的磁場可在這些金屬上產生渦流(據想像為一小圈產生反向磁場的電流),而達到屏蔽的作用。
|
|
其三為電磁波的屏蔽。在電梯中,手機會比較收不到訊號,所以推測厚金屬一定可以擋得住電磁波。祥細的因為小弟還沒研究出來,所以有空再報告囉。 所有的屏蔽,似乎都還是要儘量維持整個面的電和物質的連續性哦。 以上三種引起雜訊的方式中,都會和距離的成比的減弱,故小弟最後還是選擇了將電源整個分離到另外的餅乾盒中。整體來說,可以方便的做出CLCLC濾波(空間大)。
以上經驗供大家參考。 |
|
![]() |
|
圖中為屏蔽用的所有銅箔膠帶連在一起後,直接鎖在機殼上,對噪訊比似乎有點幫助 | |
![]() |
|
上方的餅乾盒中裝了電源的環型變壓器,及兩個當電感用的自耦變壓器,及相關電容。餅乾盒似乎有點磁性,想像可以擋點磁力線。 | |
![]() |
|
用接線座連接的情形,其中燈絲用的線都有對絞,本來還想在經過PCB下方時加個鐵板隔開,但因空間有限,所以失敗了。 | |
![]() |
|
其它 | |
![]() |
|
終於可以好好聽音樂,呼~有點累了~~ 有事請P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