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船老師為Diy界設計的第一個作品~~訊源選擇模組
by skyboat |
|
- 好長一段時間沒接觸烙鐵,最近的一次已是1996年5、6月那當時。音響DIY曾有兩件,黃氏的仿 QUAD405、拓樸的
Voyager 300Bse,都因工作忙祿之故,前項只完成零件插焊,數年前轉贈屏東小曾兄,後者根本沒動手就轉送高中老友。
- 人生總會有種種的第一次,數月前辭去補習班講課工作,就開始嘗試回憶以恢復昔日基本技能,期許電路中還能賦予一點點”教育意義”,一張用到40個
Logic IC 的電路就出現了(RLY_ATT.gif)。
- 為何不用單晶片微處理器(μP)?吃軟的不難,挑硬的就需要動動腦。圖完成了,回頭想想,軟體程式三兩行而用硬體電路去模擬,實在工程浩大!按圖施工要做得小巧可不簡單,那麼就退求其次,攫取其中小部份電路為起步吧。
|
|
 |
|
|
|
- 一開始的想法:
- 簡單邏輯電路,對不懂程式或怕麻煩者都能促進思考且不失樂趣。
- 儘可能保有DIY的克難精神,加入一點點創意風格又不算太難看的外觀。
- 以能塞入如 KECES 的 DAC 小機箱為目標,不希望有額外的配線,一切都在 PCB 上搞定。
- 背板只開一矩形窗口,於邊緣鎖付螺絲固定整個模組,方便來日”移植他箱”。
- ”小吊卡”取代機箱背板文字印刷,輸入端子之名稱可隨模組固定方向彈性定義。
- 保持機箱前面板簡潔,特將操控元件獨立,另製作成線控器單元 ─ REMOTE CONTROL UNIT。
- 模組能多樣應用,例如用來擴充現有設備訊源輸入端,或給它合身的"殼",外接 VR
即成被動式前級。
- 模組使用 DC9V/0.5A 以上之 AC Adapter,有"防呆"設計,其實是交直流兩用。小型交換式如電插頭大小的AC
Adapter 最適宜,其它電壓來源也可用。
|
|
 |
|
|
|
 |
|
- 圖說:正面位置示意圖,(編按:在飛船老師縝密的考量下,所有零件位置一目瞭然)
|
|
|
|
- ■已確定的功能:
- 兩單元尺寸:
- 訊源選擇單元(AUDIO SELECTOR UNIT) ─ 152 x 44 mm。
- 線控器單元(REMOTE CONTROL UNIT) ─ 60 x 90 mm,如國民身份證大小。
- 四組 RCA 輸入。
- 兩組 RCA 輸出,一組”直出”,另一組經音量控制器輸出。
- 輸出附加左右聲道交換、靜音功能,有閃爍的 LED 狀態指示。
- 線控器單元採用壓克力圓珠按鈕,會滾動的耶!財力夠,以相同直徑的"佛珠"替換亦無不可。
- 兩單元之間的連接線為3Px2 排針母座加上 6芯扁 PVC 電話線,線材撓曲度不甚柔軟,勉強堪用。
|
|
 |
|
- ■電路簡析:
- 訊源選擇單元之上板(PCB-001 – 單面板)只鎖付六對 RCA端子,左右聲道的共地各自獨立,直接利用其中一支六角銅柱與下板(PCB-002)銜接,依循”一點接地”原則。拿掉鐵褔龍墊圈以騰出多一點的夾層空間,將來選用不同規格的
RCA端子時,只須重製上板配合即可。
- 大部份的電路都在訊源選擇單元之下板(PCB-002),RCA端子直接焊在對應的接點,最短的連接線就是
─無線!
- Power-ON送電之初,優先選擇第一組(CD)輸入,未被選用的輸入端不會空接,各別接一個和音量控制VR
等值的電阻下地,Relay 切換瞬間無電位差,可避免惱人”啵聲”。
- 各輸入、輸出迴路串接數百歐姆緩衝電阻,可避免誤用其中的輸出端子為輸入端,或是 Relay故障等等狀況,讓各個訊源之間有數百歐姆電阻隔開不”打架”。
- 選用的 RELAY(K01∼K06)高度 5mm ,體形小、低電壓、較高價,也是礙於空間侷限,不得已的選擇。Relays
由 U02-CD4555B 二進位多工解碼,再經U03-ULN2003A 驅動。
- R01∼R04 是傳輸線緩衝阻尼電阻,R25,R26 是 U02 輸入 Pull-down 電阻,避免輸入端空接而致電位不明,RELAYS
隨之亂舞。
- J01 – DC JACK與 U01 – 7805 之間插入橋式整流二極體(D01∼D04)與濾波電容器(C01),隨插即用,無須擔心電壓極性問題,且交直流兩用,同時也供應
5VDC 給線控器單元。
- 線控器單元(PCB-003),皆採用兩 NAND閘組成 RS Latch 正反器,優點是每個按鍵不可重複觸發,免除觸摸開關(TACT
SW.)接點彈跳問題,缺點是不能單鍵做ON/OFF 雙狀態控制功能。
- 左右聲道交換(R-L XCH)、輸出靜音(MUTE) LED 閃爍電路,各以單一 NAND 樞密特閘架構成振盪器。
- R49∼R52 與前述的 R01∼R04 同,另可避免部份 NAND閘之輸出端因為連接線誤插而直接對地短路。
|
|
 |
|
- 目前的進度:
- 一人雙手,大小事都要上下手,真的成效不彰,比"龜速"強就算表現不錯!
- 零件表依 PCB 分開陳列,「項次」欄的數字大概就是各個零件的”出場”順序,一路而下直至完成組裝。零件表內的品名數
52 種,數量總計 257 個,看來很複雜,只要焊接技巧不太爛,按部就班、睜大眼睛,不會太難纏。
- PCB Layout 幾乎已定案,除非又”頭癢” 想東想西,隨時可轉出光學底片檔案,只差一步正式送洗電路板。
- 壓克力面板、底板加工法,印刷圖樣也完成,油墨印刷或轉印貼紙?找誰做?正在頭大中…(編按:嘿嘿嘿~這剛好有廠商可以配合,請老師放心!!)
- 試作零件皆是由線上購得的一般規格品,RCA 端子與精密電阻則感謝電阻小舖、DiySong 兩位 大人的服務及提供寶貴建議,站小民寡,唯有合作方能發揮力量,福國利民。
|
|
- 接下去玩什麼:
解決多數人共同的機箱”背痛”,”門面”當然也馬虎不得!心有底案,再想一想。以上報告,感謝耐心看完。
|
|
|
|
|
|
- 編後記:這是飛船老師第一個為DIY界設計的作品,這套件截至目前為止,PCB圖樣已交付板廠打樣生產中,嫌洗PCB太麻煩的讀者們可以稍微等待.
- 這個套件在飛船老師細心規劃下,不只有單純的訊源選擇,其中還有附加的功能,例如加上級進VR後,就變成"被動式前級+訊源選擇模組",
可以衍生出許多玩法,搭配專屬機箱(目前打樣中.),不折不扣是一部發燒級的作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