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換裝計畫(上) by Kazmia83
這次的音箱換裝計畫,是蠻久以前就有的構想,因為原本的Technics的音箱用的是甘蔗板,用久了之後(十年左右)在低音單體的固定螺絲部分都已經因為長期的震動導致有點鬆脫(鎖不緊了),就變成低音單體跟箱子只有假固定(掛著不讓單體掉下來),在低音的部分會抖音,在加上紗網的固定腳也都斷裂,每次聽都得把BASS調低。
在材料的選用上,改用1.5MM厚的密迪板(MDF)是一定要的,尺寸就大致依照原因箱的尺寸下去製作。
在這次的製作因為材料與工具的齊全,只花了大概5~6天的工作時間(已滿八小時算一天,大部分都不滿)。
在使用密迪板的部分,有幾點務必要注意:
1. 盡量不要讓板子碰到水(一丁點沒關西),因為密迪板碰到水後會發脹。
2. 可以的話盡量不要用釘子(板子很容易裂開),要釘的話就用氣動的釘槍(F系列的釘子),或者用夾具固定住,等白膠乾。
3. 在需要鎖螺絲的地方盡量用埋銅柱(5MM)的方式,如果真的沒辦法的話,就先鑽個洞在把螺絲旋進去,在鎖的時候也盡量不要用電動的螺絲起子,電動螺絲起子的扭力太強,容易滑牙,要用也盡量用小電壓的或者把扭力調到最低。
4. 在螺絲的選用上,盡量用細一點的木螺絲,可以的話再套個墊片,讓螺絲的力量分散,可以鎖的比較緊。
5. 越靠近邊邊,鑽洞的速度就要越慢,不然板子也很容易就會裂開
上圖是拆下來的單體,由圖中可以看出單體的固定勢必一定要從內部,不然從外面固定的話一定是超級難看,而且為了日後維護上的方便,後板或前板勢必要採用活動式的。
圖中的小電路板是分音器,這也是讓我一直搞不懂的地方,為什麼三個單體卻只用兩音路的分音器。
上圖是這組音箱全部所用到的板子,另外還有固定低音單體用的圓環沒有照進去,前板的洞都是盡量依照原來的音箱下去挖的,另外最左邊的是固定活動板的木條。
首先是前板、後板和單體固定的加工:
單體固定方面的加工
上圖右邊是固定低音單體的圓環,左邊是固定兩顆高音單體的板子,壓在圓環上的是自由錐,這玩意可好用了,用它挖出來的圓洞一等一的漂亮(可是尺寸就有點%&*)。
左邊板子上最小的那個洞是用圓鑿鋸挖出來的
圓環的加工
先將圓環放上低音單體合一合。
反過來,在要鑽洞的地方做個記號。
四個洞記號都作好後,用中心衝定個位(可定可不定),目的是為了不要讓鑽頭亂跑。
用5MM的鑽頭挖個大約6MM深的洞,必須要在銅柱和木頭中間留個縫,不然白膠會全部被擠出來,就沒有固定的效果了。
再用10MM的鑽頭修個邊,修邊後再用砂紙打磨一下。
擠入白膠後再把銅柱打進去,訣竅在下面會介紹。
小單體固定板的加工
高音單體的部分也像低音單體的木環部分加工。
在銅柱上擠一點白膠後把銅柱打進去鑽好的洞裡。
銅柱打進去後,因為白膠會跑進銅柱中間的洞裡去,所以要再鎖顆螺絲進去,把跑到銅柱中間洞裡的白膠擠出來
把超高音單體的螺絲孔先標出來。
用2~3MM的鑽頭鑽個洞,鑽完後要記得用砂紙磨一磨。
再把超高音單體放上去用木螺絲試鎖一下。
嗯∼∼∼∼完美。
後板的加工
在後板,先把要放端子座的地方畫好。
用10MM的鑽頭在要挖的部分裡對角鑽兩個洞。
再用線鋸下去挖,前板的方形洞也一樣,洞挖完後要記得用砂紙磨一下。
之後再把端子做放進去合一下並且做螺絲孔的加工。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