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真耳機DIY (壹) by 金維中
 
  • 非常多的網站都會推出喇叭DIY,因為自己動手做好處多多;一來節省成本,二來當作休閒娛樂;三來了解物品的構造、、、但是你曾聽過有耳機DIY這一回事嗎?請告訴我哪一個網站或是哪一家店曾經推出過:耳機DIY?
 
  • 我相信縱使有也是非常、非常的少,因為沒有專門賣耳機單體的,如果想要回億約3-40年前的耳機,那你只要到電子材料行買一至二英吋的單體,架到耳朵上就算是「耳機DIY」了;但是我相信事情絕對不會那麼簡單,不然那麼多人尋尋覓覓找耳機是瘋了不成?
  • 我相信科技是會進步的,而且我覺得愈進步的事情,分工就會愈精細,耳機專用的單體發明與發展,畢竟應該是要與小單體是不同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否定這一切的可能性,或許有ㄧ天網友看見了我寫的這一篇,得到了啟發,在市面上尋覓好的小單體,仔細的做出比較以及視聽,這一點我們就先在這裡保留欽佩以及鼓勵的掌聲。
 
  • 首先先說說我尋覓耳機的故事:
 
 
  • 這一個AKG K-141 studio 是民國八十年七月當DJ時,特別從彰化跑到台北買的,因為是朋友介紹的,所以專門賣錄音室器材的老闆就要我自己聽適合的;那時我擔任的是爵士樂團的DJ,要報幕、介紹節目以及介紹歌手,更需要調整MIXER以及效果器;那時候對於舞台燈光音效還很不熟的我,最痛苦的就是一不小心因為麥克風回授(Feedback),所產生的尖叫以及Hum……總是會招來白眼,我只知道效果器所製造的「迴音」很好聽,但卻是回授最大的原因,那時根本搞不清楚現場16支麥克風,究竟是哪一路的哪一部份出了問題;直到有朋友提醒我的耳機不靈光,於是才興起了上台北找耳機的衝動。
 

 
  • 這是當年買到之後貼上去的貼紙 DJ Junco 就是我喇「鋐維」是買耳機的公司。
 
  • 那時候這一家公司一共有準備約八種麥克風,分別是「上海色」、「啥貝瑞」的,索尼、鐵三角;等等。AKG有兩隻,這一隻比較便宜,前聽後聽,聽了約兩個小時,最後會選這一個牌子時老闆也嚇一跳,因為他覺得我應該分不出好壞(那時候我只是一個需要四處打工的窮學生,要不是朋友介紹他才不會鳥我呢!
 
  • 我選這AKG的原因很簡單,跟其他耳機比起來,同樣音量調節下雖然他很小聲;但是我卻可以很輕易的分辨出大鼓以及Bass的聲音;因為大鼓(爵士鼓之中的大鼓)的聲音分好幾個:鼓槌拍到鼓皮的聲音、鼓皮晃動的聲音、以及在鼓裡頭聲音的迴盪;其中頻率最低的就是在鼓皮之中迴盪的低音,這個聲音很容易跟Bass的弦的迴盪的音混在 一起,但是Bass 進效果器跟大鼓進效果器的比例是不同的,兩個調整高、低通的差錯,就會引起全場尖叫或是轟隆的低頻迴盪。
 
  • 到了我說明白我的比較以及聽的感受之後,簡先生才告訴我這是來自奧地利,大部分都是錄音室之中才會挑選採用的,價格當然是很不客氣的;說實話掏光了口袋才勉勉強強的買了AKG便宜的這一付K-141,記憶之中好像將近三千元台幣吧?不過自從當兵之後,這一付耳機就擱在我床底下,一直到最近才又被翻了出來;下次打算找一個時間好好的將他整理好,重新做一個耳罩(Ear Cushion),這一部分的整修報告,只要大家不嫌棄,小弟一定努力撰寫。,
 
 
  • 可憐被忽略十多年的耳機,重見光明時耳罩都爛了…………..
 
  • 基於這一份當年的認同,至今我對於AKG依然是情有獨鍾的,所以看到這一批耳機單體的時候,當然自告奮勇的要求試一試來寫一下改裝心得以及報告.
 
  • 這一批耳機喇叭單體,起源於美國一家製造3D VR(Virtual reality 虛擬實境)頭盔的廠商,這是一種外形像飛行員安全帽的頭盔,眼睛前方備有兩片液晶螢幕以及有著耳機一樣的音效的頭盔,是用來連接電腦做為3D立體虛擬實境遊戲或是教育訓練的軟體配合所使用的裝置;當初這是非常新奇的產品,研發以及生產倍受矚目,於是這一家美國公司 在開發的時候,希望全部採用最好的、高標準的配件;在廣徵各界意見之後,採用了錄音室一致採用的奧地利AKG所生產的耳機。
 
 
  • 這就是那一款3D VR的頭盔,造型很炫吧!對不起唷!我把他的品牌遮起來了,因為、、、前方原本是眼睛的地方裝置了兩組LCD的顯示器,然後就在耳朵的部份仔細看一下,隱約就可以看出來是我們這一次這一款耳機的耳罩。
 
  • 但是這一家公司開始販售這一款頭盔的時候才發現一件嚴重的事情,因為這一批耳機雖然是音響界一致推崇的品牌,卻不適合裝置在這一款頭盔上使用,因為這個裝置是要接到一般電腦上,然後配合可以啟動虛擬實際功能的軟體;所以他是利用電腦上面的耳機插座來推動耳機;一般電腦上面的音效卡以及的使用音樂、聲音事實上用這一款耳機來聽並不適合;事實上AKG的耳機並不好推;一般電腦使用的玩家也不會特別的另外選購耳機擴大機來推耳機(還有人根本不相信會有人另外去買耳擴);而且AKG的報價與大陸製品比較之下,立刻沒有競爭力;所以就產生了一大堆的庫存用不到的新品。
 
  • AKG 耳機獨霸耳機界的武器是他「耳機震膜」的設計,耳機單體其實也跟一般喇叭單體的設計類似,外觀看起來也像極了動圈式麥克風( Dynamic Microphone )的音圈;都是一層懸著的薄膜,中間接著線圈,線圈的中間或者外緣有著永久磁鐵;AKG新一代耳機震膜叫做:Variomotion system 由字面上看起來的意思就是「可變動態系統」,他的設計主要的理念就是:震膜由不同弧度,搭配不同厚度;以及可以擴展音域的邊緣設計,聽起來似乎是全新的理念,可是事實上從許多高階高音單體(Tweeter)的設計,可以看出其實是延續著許多類似理念的整合,既然談到這裡,順便就多介紹一些相關的訊息。
 
 
  • 這就是JBL著名的鈦高音單體,這已經是新一代比較近期的設計,圓形的Dome上面有八角加上同心圓環形的星形溝紋,而邊緣部份就是有名的鑽石邊緣,這一個設計是不是與上圖的單體理念非常的相同呢?
 
 
  • 上面那一張相片是震膜單體的內面,所以可以看見赤銅色環形音圈(線圈)的位置以及兩條很細接到邊緣的接頭;而這一張相片就是正面的特寫。
 
 
  • 民國69年8 月1日所出版的「音樂與音響」雜誌,其中由音響界前輩 張文俠 先生的大作:「JBL採用新式磁鐵」這一篇文章之中就提及了JBL的這一款新型邊緣的設計,部份內文節錄如下:
  • JBL添購了一套新的雷射儀器,可以測試震動版震動的情形,發現原來震動板不能重播很高音域的原因,是震動板邊緣的幾何結構之故;這一種邊緣的鋁箔呈菱形的結構,英文叫做:「Three-Dimensional Surround」;實際測試下,沒有使用這一種邊緣的壓縮推動器高音域到9KHz就垂直下降,而採用這一種邊緣的可以平順延伸到18KHz。
 
請看Part2